本報記者 楊義杰 通訊員 陳靜波 孫振程
整潔干凈的樓房,陽光充足的晾曬區,整齊劃一的停車場……作為我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區——宜家小區,居住環境并不比普通住宅小區差。更重要的是,這里房租每月少的僅45元,最多250元,居住成本非常低廉。
原本是“一房難求”的香餑餑,卻于去年底,在宜家小區騰退了一批“欠租不住”的公租房。
來自市房產服務中心的信息顯示:2020年共有917戶申請公租房,但當年只有403套公租房可供申請,也就是說,500多戶住房困難的群眾,暫時還住不進保障性住房。
究竟是誰讓公租房白白空在那里?
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單位——市保障房公司資產運營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底,市保障房公司聯合掇刀區白廟街道東站社區和小區物業公司,在掇刀公安分局白廟派出所備案后,依規對宜家小區16戶承租人“欠租不住”的公租房進行了騰退。這些公租房,最長的有3年多沒住人,也沒交房租,少的也空置了1年。
對于欠租家庭,市保障房公司都會安排房管員上門或電話催收租金,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基本上不會采取強制措施。但在催繳租金和入戶巡查中,發現少數房屋長期家中無人,且聯系不上,水電表也無計量,處于空置狀況。他們分析,空置房的住戶可能有一些是外出打工了,把公租房空了出來。有的則可能另有住房了,但又舍不得交還公租房,便空置在那里。
記者查閱《荊門市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及《荊門市保障性住房租賃合同》,上面約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保障性住房內居住的,或累計6個月以上未繳納租金的,應當解除合同,收回保障性住房。
居住在宜家小區的,多數都是確需保障性住房的。62歲的鄭家兵,是位退伍老兵,從2013年入住以來,一直生活在宜家小區。和他同期入住的涂可方、張方琴夫婦,都已70歲了,對宜家小區的居住環境深感滿意。保障性住房,給了他們一份溫暖的呵護。
對于讓公租房“獨守空房”的承租人,市保障房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加大巡查力度,強化動態管理,積極配合住房保障部門做好對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承租人的清退工作。一旦發現空置房,將依法依規騰退房屋,統一配租給其他符合條件的住房保障家庭,實現公租房公平善用,讓有限的房源配置“應保盡?!?,讓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住有所居”。